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 1
本帖最后由 tantanyew2 于 2009-11-25 00:06 编辑武侠电影是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特有电影类型,不仅阐扬侠义精神及“江湖”影像,并由此建构起一套“中国电影语言”,其为国际学界所承纳乃至推崇,始于胡金铨 (1931—1997)武侠电影。胡金铨以《大醉侠》(1966)开创港台武侠电影新世纪,继而凭《侠女》(1970—1972)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获 “综合电影艺术奖”,到名列1978年英国《国际电影指南》世界五大导演行列,成为国际认可的中国武侠电影一代宗师。西方著名学者如汤尼,雷恩、大卫,波德维尔等等对胡金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但此类研究事实上都立足于西方中心主义,有其明显的文化偏颇。另一方面,中国学界、尤其中国大陆学界对于胡金铨 武侠电影的研究又寥寥无几,同样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把胡金铨电影置于具体社会语境中,从历史性革新、美学体系建构、类型电影超越等三方面,全方位审视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价值,以期推进中国学界对胡金铨电影的研究。 : Z!c:
一、胡金铨武侠电影的历史性超越
胡金铨武侠电影的独特成就,首先表现在其对于旧式武侠电影的历史性超越上。如郑树森所言,“假如没有对‘电影类型’的历史认识,并借成规参照,便不能看出个别导演对某种类型电影的特殊贡献。”探究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首先应置于历史语境加以定位。在胡金铨开创港台“新武侠”世纪之前,香港武侠电影主 要有两类,即凌云“如来神掌”系列为代表的神怪武侠和胡鹏“黄飞鸿”系列为代表的招式武侠。前者重视传奇元素,故事离奇荒诞,主角上天入地,动作滑稽造作,场景虚假幼稚,特技陈旧老套,正如伊恩,泰勒在其《电影香江(Cinema Hong Kong)》中所评述:“只不过把武侠电影的老把戏,演给新的观众看。”后者说教与打斗并重,叙事疲软无力,节奏拖沓沉闷,动作讲求一招一式,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文化深度,往往受制于商业驱动而粗制滥造,如《电影香江》所称:“缺钱就拍黄飞鸿电影救急……什么人都能拍。”
神怪武侠和招式武侠电影都是黑白粤语电影,技术水准简陋低劣,西方学界视之为无足轻重的“全球最差”电影,毫无资格跻身于世界电影史,正是“电影作者” 胡金铨力挽澜:1966年,胡金铨的《大醉侠》横空出世,以其凌厉逼人的动作影像与甘醇纯正的古典韵味,一扫旧式武侠“传统的慢节奏和缺乏迫力的舞台套 招技巧”,开创出六七十年代港台“新武侠世纪”的全盛时期。胡金铨兼有深厚的古典文化素养和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学识,还具备丰富的表演、美工、道具等片场经验,其执导作品一改旧式武侠的急功近利,篇篇精雕细琢,在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都不厌其烦地精益求精,宁缺勿滥。胡金铨导演生涯横跨30年,作品 仅仅14部。相比之下,同为新武侠电影大家的张彻,30年间导演作品80余部,免不了急功近利,有千篇一律之嫌。就对于武侠电影类型的革新性贡献上,力求每部作品皆能新意迭出的胡金铨远远超出张彻、楚原等新武侠导演。总体而言,胡金铨既实现了武侠电影在艺术品格上的提升,又达到了在制作技术上的革新,划时 代地超越了旧式武侠电影,也超出同时代的其他新武侠电影导演,同时确立了武侠电影新的美学基点,并建构起严密的“中国美学”体系,树立了“文史武侠”的经 典叙述范式。
胡金铨武侠电影美学造诣和类型革新,一举奠定中国武侠电影作为类型电影在世界电影界的尊崇地位,使西方学界对于武侠电影,“不得不承认它的价值,公认 为那是中国式幻想的特殊形式,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电影类型”,如韩云波所言:“武侠小说使中国侠文化走向现代,而武侠电影更在中国侠文化走向大众的道路上推 波助澜,极尽精彩。”在此意义上,胡金铨是把武侠文化推进至国际学术视野的领风骚者,其电影美学深刻影响了徐克、王家卫、李安、张艺谋等新一代的武侠电影。正如焦雄屏所言,在胡金铨以前,武侠电影只是茶余饭后闲磕牙的“不入流娱乐”,而“胡金铨只手把武侠片带入艺术、哲学甚至历史的殿堂,又单枪匹马让中 国电影被世界影坛注意”。同时,如罗格里格斯所称,胡金铨电影“汇聚了各种艺术类型和哲学传统,形成一种综合的‘中国性’形象,凸现胡金铨以鲜明的‘中国 美学’立场抗衡西方文化”。西方学者由胡金铨而开始推重武侠电影,首肯武侠电影所彰明的“中国电影美学”。
总体而言,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在于:开创新武侠世纪的历史新纪元,建构严密完整的武侠电影美学体系,确立“文史武侠”的经典叙述范式,从而奠定武侠 电影类型的国际地位。此超越性置身于武侠电影类型的历史进程,则意味着三重超越:首先,超越了旧式武侠电影的种种鄙陋;其次,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新武侠电影;再者,某些美学造诣甚至超越后来的新生代武侠电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