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巴顿将军 下集
◎片 名 Patton
◎又 名 铁血将军巴顿 / Patton: A Salute to a Rebel / Patton: Lust for Glory
◎年 代 1970-02-04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 / 传记 / 战争
◎语 言 八一译国语 / 英语
◎字 幕 中文 / 英等多国文字幕
◎豆瓣评分 8.2
◎豆瓣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308/
◎文件格式 DVD5
◎视频尺寸 720*480
◎文件大小 4.23GB
◎片 长 172 分钟
◎导 演 富兰克林·沙夫纳
◎编 剧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埃德蒙·H·诺思
◎主 演 乔治·C·斯科特 / 卡尔·莫尔登 / 斯蒂芬·杨 / 迈克尔·斯特朗 / 凯里·洛夫廷
◎简 介
《巴顿将军》1970年2月4日在美国首映,获第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7项奖。
一九四三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振美军力量,美国当局派乔治·巴顿将军前往第二军任司令官,有才华的布雷德利少将为他的助手。
年逾50的巴顿,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命令伙房必须准时开饭,官兵服饰整齐,不准女人裸体画带进军营,还制订了极严格的训练计划。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巴顿部下的官兵们,一扫悲观畏战的情绪,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斗志昂扬、骁勇善战的部队。
不久,巴顿率领美军第二军,与德军隆美尔的军团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德军大败。蒙哥马利部队乘胜追击,最后把残兵败将赶出了非洲战场。
1943年7月,巴顿又被派往第7集团军担任司令。他决定从西西岛南部登陆进攻巴勒莫,让英军的蒙哥马利将军攻取赛罗可斯,以牵制该地的敌军。但计划遭到蒙哥马利的反对。于是美英联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出于双方面子的维护,其中包括蒙哥马利的情绪,就采纳了英方的作战计划,巴顿气愤异常,他不愿作英军部队的配角,但作为军人,他不得不服从命令。
1943年7月,英美联军分别在西西里岛南部和东部登陆。但由于德军防御主力的顽强抵抗,蒙哥马利部队无力攻破敌军防线,最高指挥部就命令巴顿管辖下的第二军让公路给英军前进,然而在德军猛烈炮火下让路,第二军伤亡很大,指挥部又命令停止前进,而巴顿还是全速行进,赶在蒙哥马利部队前面,攻克了敌军防线,后来巴顿在记者招待会上兴奋不已。
巴顿部队继续攻克墨西拿,但由于德炮火猛烈反击,也由于巴顿一意孤行的作战方案,部队推进迟缓,伤亡惨重。巴顿不得不亲自往前方侦查。在视察随军医院时,他动手打了一个懦弱的士兵,引起震惊,但士兵们还是服从命令,以惨重代价攻占了最后一个德军据点墨西拿。
巴顿赢得了“血胆将军”的美誉,但由于他对蒙哥马利态度不友好,以及粗暴殴打士兵,引起各方不满。在艾森豪威尔严令下,巴顿无奈地向各方公开道歉。可他的检讨仍然得不到别人的谅解,他被解除了军职。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巴顿又被艾森豪威尔起用。但在这次战役中,巴顿只起“声东击西”的配角作用。他委屈、苦恼、愤恨。他利用公开场合之机,就把气出在俄国人身上。
不久,巴顿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司令。1944年6月6日,诺曼底战役打响。巴顿在阿登战役中,解除了巴斯托尼一地之围。正当他眼看就要取得个人和军事上的完全胜利之时,他的行动却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约束。原来,艾森豪威尔出于政治上的压力,已决定优先照顾蒙哥马利的北方战线,并让俄国人进军占领布拉格,虽然巴顿已经深入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了。
战争末期,巴顿因作战有功,胸前挂满勋章。德国投降后,在美、苏军队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巴顿竟然冷漠、仇视俄国人,并宣称希望和俄国人打仗,因为他认为美国人绝不能向俄国人示弱!
艾森豪威尔大为恼火,巴顿将军由第七集团军司令改任为虚有其名的所谓第十五集团军司令,从此结束了他的战争生涯。然而当巴顿离别他手下的同行时,他为这一不公正的决定感到忿忿不平。1945年12月,巴顿将军因车祸,与世长辞。
◎截 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