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帖子
Close
楼主: tantanyew2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7 23: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5月30日
  • 影迷廣告:
  • 梁祝出現奇蹟,
  • 賣座空前驚人,
  • 國片如此轟動,
  • 外片望塵莫及。
  • 人人都有光彩,
  • 個個喜笑顏開,
  • 六十年難得見,
  • 萬萬人爭相讚。


1963年5月31日
  • 影迷廣告:
  • 影迷沒有忘記樂蒂,倒是漏掉了李翰祥導演、作詞的李雋青大師,待小弟我來補上一筆。
  • 李翰祥:運鏡導戲 決勝千里
  • 凌波:一鳴驚人 萬人愛戴
  • 樂蒂:古典美人 婀娜多姿
  • 周藍萍:旗開得勝 震憾影壇
  • 李雋青:詞易近人 爭相傳頌
发表于 2010-1-17 23: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4日


1963年6月5日
  • 日後結算,1963年的台北市人口約100萬,卻賣出72萬張戲票!
  • 截至6月4日為止,看梁祝電影的人數已經超過53萬!
  • 這比當年的台北市的選民人數還要多!
  • 當時的台北市還是省轄市,選民人數是多少?(待查證)

发表于 2010-1-17 2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5日
  • 黃仁(影評人)在聯合報撰文。
  • 他說,票房價值與藝術價值是絕對不同的兩回事。
  • 的確!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叫好不叫座的電影!
  • 他指出有兩點政治性的意義:
  • (1)市場地位提高。原先台灣的市場僅佔2、3等地位,在製作預算上只列為四分之一的收入地區。
  • (2)片商擇片市場的重新洗牌,不再以日片為主了。


1963年6月6日
  • 徐復觀教授撰文感讚?!
  • 聽說,也看了幾十遍!?
发表于 2010-1-17 23: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7日
  • 教政治學的薩孟武教授也是梁祝粉絲。
  • 尤其,1963年10月31日,當凌波回國來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時的福建同鄉會慶功宴上,他還幫忙凌波戴上另一個后冠。


1963年6月8日
  • 趙蘭坪教授推薦。
  • 讚揚本片說:「……看了本片,此後任何電影,恐皆不夠標準了。」
  • 他並且建議:「……只唯本片可以再看,而至於三看四看。」
发表于 2010-1-17 23: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10日
  • 陳國新教授感嘆本片。
  • 本片確實很好,我看了也不覺下淚來。本片能夠轟動台北,大率我們……之人尚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不以外國月亮比中國月亮圓的緣故。
  • 有人對於一部黃梅調電影,竟也扯上民族意識,不免有其他意見!!!


1963年6月10日
  • 邢公俠也來撰文湊熱鬧。
  • 他跑到台中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发表于 2010-1-17 23: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10日
  • 黃仁(影評人)不甘寂寞,再度撰文發聲。
  • 他說,與其說看電影,倒不如說是看銀幕上的地方戲來的貼切。
  • 他認為,梁祝故事流傳已久,深植人心,觀眾不分地域,都有一種親切感。不過,這不是進步!
  • 他指出,電影是國際的語言,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不僅供本國同胞欣賞,也是文化交流的橋樑。
  • 他表達說,我們在製作上,豈能永遠只希望它僅迎合自己觀眾欣賞的水準,而不追求更電影化的表現?
  • 若按照本篇影評所言,那麼,國片若是能夠打進國際市場,是否就是進步?那麼,9年之後的李小龍的功夫電影,成功的邁入國外市場,是否就表示國片有進步?這樣就算有進步嗎?


1963年6月13日
  • 中國廣播公司有特別節目。
发表于 2010-1-17 23: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16日
  • 從各種角度看梁祝」的座談會
  • 不知道結論如何?


1963年6月18日
喬莊來台拍片,應記者之邀,也談認識中的凌波。


发表于 2010-1-17 23: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19日
連教育部長也來趕這波狂熱!



1963年6月19日
  • 我的高中老師也曾推薦的好電影。
  • 多年以後觀賞,才知道魂斷藍橋是黑白電影。
  • 我想這時期的影迷,不管是看國片梁祝電影,或是魂斷藍橋外國片,看到最後的結局,心情可能都相當的沉重。
发表于 2010-1-17 23: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22日
  • 劉行之委員寫詞呢!
  • 放翁筆下中郎調,
  • 唱到叫天是拒才,
  • 一樣傷心今古事,
  • 滿城又唱祝英台。
  • 無端神話祝英台,
  • 何似紅梅閣上衰,
  • 忍向杭州尋舊夢,
  • 西湖歌舞喜重開。


1963年6月22日
  • 西門町上的紅樓戲院不甘寂寞,也有越劇團表演梁祝舞台劇。
发表于 2010-1-17 23: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演中的剪報資料

1963年6月23日
  • 張維翰委員以樂蒂、凌波來做對聯囉!
  • 樂此淨蓮花並蒂,凌空化蝶影涵波。


1963年6月24日
  • 不能再延了!
  • 要輪到別的縣市的戲院賺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排行榜|港知堂社区 ( 2009-2025 )

GMT+8, 2025-7-26 12:51 , Processed in 0.02889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