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Close
查看: 2397|回复: 14

[已过期] [RAY][大陆][2000][大史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0-12-29 09: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片子属于自采,介绍来自电驴:
    大史记系列,老东西啦。
    大史记共有三部(我只找到三部):大史记、大史记2-分家在十月、大史记3-粮食。
    《大史记》是作为2002年贺岁片的姿态出笼的,最早出现在网上是2001年底,影片末尾还有出品人的落款——“黑冰影像、小宝传播联合制作”。“黑冰”是一家影楼的名字,专门拍黑白照片,风格前卫。“小宝传播”则没有“黑冰”的名气。
    《大史记》讲述的是一个有关时事的故事,它将《东邪西毒》、《不见不散》、《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有话好好说》等电影片断巧妙地组接在一起,戏谑的意图十分明显,不过更多的人只是把它看作是一部幽默电影。其中片头的一段独白成为网上的经典:“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在一个伸手不见夜晚的五指,小嗖风风地刮着……我在天空写下你的名字,被风带走了;我在沙滩写下你的名字,被浪花带走了;于是我在大街的每一个角落写下你的名字,我被警察带走了。”
    和《大史记》比较起来,《大史记2》的制作更加精良,更加完整,无论是在剪辑、配音,还是音响效果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效果极佳。 被称之为"大史记2"的原名《分家在十月》,又称《讲述电视流氓自己的故事》,讲的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闹分家之际,人们勾心斗角的故事,长达30分钟。该作品标明作于2001年7月,但实际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时间估计不会早于2002年3月,风行于2002年5月。《分家在十月》的母本取自两部前苏联经典革命影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年》,这两部影片曾经影响过几代中国人。制作者将影片中的人物分别安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工作人员的名字,如"崔永元斯基"等,且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这些人的性格和语言特征。整个剧情充满了调侃和尖刻的嘲讽。也许是因为涉及真人真事,该片没有署名。相对第一部来说,该片更加地成熟,对于语言的娴熟运用更是令人惊叹,尤其你要清楚的是,配上这些语言的画面原本都是毫无关系的其它东西。
    [s:4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史记2是央视小崔、小白等人自己制作的,最初在一个央视内部晚会上放映,后来有人传到了网上。
    话说这个内部晚会也相当超前,引起了不少争论。
    [s: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大史记》并没有三部曲,它们是截然不同的3部片子:《大史记》出自当时还在北京电视台工作的卢小宝;《粮食》出自央视《百姓故事》节目组;《分家在十月》出自央视《实话实说》节目组。如果真要说关系,《粮食》和《分家》都出自央视新闻评论部,而且都是为部门年会制作的;《大史记》也是为内部年会做的——北京演艺人协会的年会。
       2000年初,央视新闻评论部年会上,《百姓故事》节目组制作的《粮食》———采用1959年抗战故事片《粮食》的画面,重新剪辑配音,将鬼子抢粮的故事改造成了评论部的节目组之间争夺片源的故事。戏仿版《粮食》中,讽刺和搞笑信手拈来:方宏进之子方宏退,崔永元之子崔椭圆,为了爸爸吵起架来,崔椭圆说自己爸爸是正式的,嘲讽方宏退的爸爸是招聘的,方宏退反唇相讥:“不拍马屁能成正式的吗?”[s: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配音的《粮食》在年会上内部播出之后,反响很热烈。2001年,Y和同事照着《粮食》的思路,把《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重新编剧、剪辑、配音,戏仿《东方时空·百姓故事》的口号,将片子定位为“讲述电视流氓自己的故事”。《分家在十月》虚拟了央视评论部内部权力斗争,新闻评论部工作人员均以“被处理过”的真名出场。
      片中,“白岩松斯基”骗“水均益斯基”走“理性的四环路”而不是“激情的平安大道”,被识破,“白岩松斯基”拿出工具箱的扳手猛击“水均益斯基”后脑,边打边骂: “我是十大杰出青年,奥运会我现场直播,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我是主持人,我和总理照相,我和总书记握手,我看话剧我坐第一排,我带头跟他们鼓掌,我采访了 200多个东方……”;“崔永元斯基”因为不肯交出女编导而被当成奸细,被“关海鹰诺娃”打死;最后“新东方时空”匆匆开播,评论部草草组阁,“袁正明诺夫”上调,“梁建增诺夫”扶正,“关海鹰诺娃”取代“崔永元斯基”成为评论部副主任。这部片子中许多虚拟的情节一语成谶,几个月之后,《东方时空》从新闻评论部独立出来,成立了工作室:“踢足球都是两个队了。”[s: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片头片尾出现的轮椅是编导向医院借的,《分家在十月》是一部纯粹央视内部制造——轮椅上的老大爷确是评论部办公楼管收发的。Y和另外两个同事花了一晚上时间看完《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边看边杜撰台词。编剧和剪辑花了他们一天时间;配音花了半天,录制群杂——跑步声、尖叫声、摩擦声花了几个小时——几乎每个路过配音室的人都会被拉进去配上一小段音;剩下的几个小时,都花在合成上——两部原片色调不“统一”,Y统一加了一点绿。
      “不记得陈凯歌有没有坐在台下”
      Y当然不知道,大半年之后,北京电视台的卢小宝也被年会出节目的要求所困,而且想出的解决方案竟然也是重编、重剪、重配经典电影。
    [s: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小宝是北京演艺人协会成员,2001 年末协会照例要开个晚会聚聚,“无非就是一帮电影人坐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不会唱歌跳舞的卢小宝被迫出节目,一个晚上他突然想到,“既然来的都是导演、明星,不如把他们导的、演的电影重新剪辑,把一年发生过的大事编排在其中”——这也就是《大史记》名字的由来。
      影片在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这是被戏仿频率最高的影片之一,王晶多部影片、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甚至连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都曾拿其中片断开涮)的画面中开场,一阵风从沙漠刮过,配音开始:“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小嗖风风地吹着……我在天空写下你的名字,被风带走了;我在沙滩写下你的名字,被浪花带走了;于是我在大街的每一个角落写下你的名字,我被警察带走了。”陈凯歌作品《荆轲刺秦王》的片断也出现在《大史记》中:“秦始皇”振臂一挥,宣布要盖一个顶级的CBD商圈,到时候什么都有,“有炸糕、有油条,还有宽带入户”,但“荆轲”对盖房子没有兴趣,转身去买彩票去了。
    [s: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史记》片尾字幕标明“晚辈戏说电影,如有不敬之处,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有原因的。片子播放的时候,其中大部分被戏仿的角色,其扮演者、那些老艺术家们,就在台下坐着。卢小宝回忆,老艺术家们睁着两只眼睛,看到自己的影片被重新改编,“都显得很开心”。“但我不记得陈凯歌有没有坐在台下了。”卢小宝说。
      如果按照制作的时间顺序,《大史记》反而是“《大史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粮食》是2000年2月出品,《分家在十月》是2001年2月出品,《大史记》则是2001年11月出品———但由于《大史记》不像《粮食》和《分家在十月》那么“内部”,反而先被传到了网上。2002年,央视新闻评论部年会《东方红时空》现场录像、《分家在十月》和《粮食》这3段充满戏仿段子的影像,开始在央视内部流传。不少人以自己观看或收藏等理由,要求备份光盘。备份得多了,这些短片很快被泄漏到网上,并以更快的速度流传开来。由于当时《大史记》已经在网上风行了好几个月,央视的几个片子被分别称为《大史记2》、《大史记3》,甚至《大史记4》。
    [s: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戏仿必须有颠覆性的文本和极专业的技术。”Y和卢小宝不约而同地对“馒头”编剧和技术表示惋惜,Y更欣赏《馒头三宝》的歌词和网友对《无极》的重构:“命运女神跟陈凯歌对话,'你要是听我的话’就能得到最好的面粉,就能得到头发飘得最高的女人的宠幸,但是你做的馒头没有馒头的味道,你愿意吗?”Y觉得“馒头”不好看,就是觉得“馒头”解构有余、重构不足——技术含量差。
      按照Y的说法,解构分为再现、戏仿和恶搞三种:再现是对优秀电影和电影人的致敬;戏仿是因为喜爱而产生模拟它的冲动;恶搞是对一件事情略有微辞、颇有腹诽,拿来颠覆一下。“比如《电影传奇》就是再现,《粮食》和《分家在十月》戏仿和恶搞都有。”Y拿《电影传奇》“再现”《英雄儿女》举例,那一集里的崔永元,提着爆破筒往山上冲,镜头从背后拍,而不是拍脸,解说词也非常尊重,“如果是戏仿,就会从正面拍小崔,让他冲上来,拉开爆破筒,再高喊一嗓子:祖国万岁!如果小崔喊的是:千万不要相信北京人!那就是恶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恶搞阻挡不了一个好电影成为经典,也不能帮助一部坏电影成为经典,”Y说,“《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不就还矗立在那里吗?”
      Y对重构的评判标准是:援引素材、情感指向、品味高下和制作水准,《分家在十月》的三个主创都占据着“正规和高端的资源”,所以能很从容地做出《分家在十月》,尽管胡戈的“馒头”不那么符合他的重构标准,但他还是更担心胡戈被打压之后,“中国人连这点幽默感都没有了”。而卢小宝已经跟胡戈联系上,准备联手根据“馒头”和陈凯歌的反应,做真正的《大史记2》。
    [s: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2-4 16:10
  • 签到天数: 19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9: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偶自己的心声:
    恐怕还是十年以前,一在央视工作的哥们邮递了一份DVD给偶看,奉上的信说:你小子自己看就可以了,别给别人看了,怕有麻烦。在下刚开始看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里纳闷:老电影还刻盘的巴巴的寄给偶看吗?结果看下去之后,才发现是:《电视流氓自己的故事》,央视评论部自己的改编。当时就很感慨于这帮兄弟们超凡脱俗的想象力,这帮兄弟太强大了!至于胡戈的改编和恶搞,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我们自己开年会,我们自己也弄了几个老电影,本想“戴着镣铐跳舞”一小下下,可是还是被“上头”把本子改了!很郁闷,很无语,很吐血!
    [s: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重要通知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排行榜|港知堂社区 ( 2009-2024 )

    GMT+8, 2024-11-16 02:57 , Processed in 0.08986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